“现在路过拆迁工地,洒水车随时作业,围挡也规范,走在路上安心多了。”11月4日,家住满城北街附近的居民刘先生,对金凤区综合执法局近期的工作竖起了大拇指。这种来自市民的认可,正是金凤区在城市管理中坚持法治化、精细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最好印证。

在满城北街与上海西路交叉口的危楼拆迁现场,执法人员司学立正一边监督施工方落实降尘措施,一边耐心讲解相关法规。“我们要求必须做到持续洒水、设置围挡和限时作业,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。”他介绍说,未落实环保措施将面临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,严重的还会被责令停工整治。这种将普法融入监管的方式,让执法既有力度又不失温度。

与此同时,在康平路政兴苑小区,一场拆除违规充电棚的行动刚刚完成。这个由物业搭建的充电棚虽然初衷是方便居民,但因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且占用公共场地,不仅影响通行,私拉的电线更存在严重消防隐患。令人欣慰的是,拆除过程充满了理解与配合。
“我们坚持‘宣传在先、劝导为主’,多次上门与物业沟通。”上海西路执法中队负责人表示,在明确指出违法性质和安全隐患的同时,执法人员还主动帮助物业寻找解决方案,“我们建议他们联合街道、社区,共同选址建设合规的充电设施,从根源上解决问题。”

这种人性化的执法方式赢得了物业的理解和支持,他们主动参与了拆除和垃圾清运工作。“这些棚子拆得好!现在走路不用再绕道,看着也安全、敞亮多了!”居民王慧萍道出了大家的心声。
金凤区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持续强化常态化监管,联合街道、社区等部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,同时呼吁广大市民自觉遵守城市管理规定,共同营造安全、整洁、有序的宜居环境。(作者:刘旭卓)